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压力容器分会 承办: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编辑出版:压力容器杂志社
名誉社长:陈学东 社长:崔军 主编:王冰 副主编:肖必宏 责任编辑:张晓丹 李风琴 刘昭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058/TH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4837 国内征订代号:26—10 国外发行代号:M1529 单价:8元/期 全年:96元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888号 邮 编:230031 编辑部:0551-65335515 主编室:0551-65335846 E-mail:ylrq1984@163.com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安徽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第五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学会工作成果奖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引文数据库(CSD)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SAC)
采用数值模拟仿真技术预测了10000 m~3球罐焊后整体热处理时球壁温度场、应力场和位移形变,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球罐焊后热处理的强度与刚度进行评定。对该球罐焊后热处理工艺的可行性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后,成功地实施了焊后整体热处理,各项检测全部合格,并已安全服役3年多。在国内外率先提出"焊后热处理工艺验证"的概念,成功实施了世界首台10000 m~3球罐的焊后热处理,表明我国焊后热处理从"感性"开始进入"理性"阶段,对确保承压设备安全性有十分重要意义。
<正>(邮发代号:32—39)《轻工机械》杂志(刊号:CN 33-1180/TH,ISSN 1005-2895),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轻工机械协会、中国联合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与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是一份在国内有较高影响力、历史悠久的轻工机械领域的专业性
<正>(邮发代号:4—593)《腐蚀与防护》杂志属应用技术类期刊,创办于1980年。迄今出刊28卷。本刊是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刊,也是国内创办最早的腐蚀专业杂志之一,为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成果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并
<正>(邮发代号:62—201)《大型铸锻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中央级技术刊物,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大型铸锻件分会主办、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大型铸锻件研究所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
<正>(邮发代号:26—129)《流体机械》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中央级技术刊物,中国机械和仪表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大16开88页,每期定价8.00元,全年定价96元。邮局征订代号:26—129。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承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
目前在结构完整性评定标准中,对含缺陷构件的加载条件往往从实际的多轴载荷简化为单轴载荷进行评定,但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平行于裂纹面的载荷对评定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影响。本文针对含沿厚度方向贯穿裂纹的平板,基于Tresca屈服准则,推导出在与裂纹面垂直方向拉弯组合和与裂纹面平行方向轴向力的双轴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表达式,并通过m_(1L)-n_(1L)和m1Ln_(2L)关系图得到屈服线,探讨了与裂纹面平行方向轴向力对极限载荷的影响,即忽视σ2始终会高估极限载荷值,但是当以拉/压应力为主时,若0≤λ_2≤2/(1-β)时高估程度不明显,若λ_2>2/(1-β)或λ_2<0时高估程度较为明显。
对于大型化和高参数化球罐的安全服役,层间隔震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但在支架式球形储罐结构中设置隔震层,可能会导致隔震层以及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地震反应变强。针对上述情况,建立了容积为1500 m~3,7层支架式球形储罐有限元模型。分别在5个位置设置隔震支座作为隔震层,对85%储液下隔震结构施加三向罕遇地震波,同无隔震及基础隔震结构对比,分析储罐在不同隔震层及不同地震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基础隔震耗能效果整体较佳,层间隔震的耗能效果与隔震层位置和地震波的特性有关。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将隔震层布置在第3层,整体结构隔震耗能效果最好。
主要针对含传热管预拉伸工艺的换热器管板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与无预拉伸工艺相比,采用预拉伸工艺的换热器管板局部应力水平大大降低;预拉伸量与两种材料线膨胀量差的比值在0.5~0.75时,最大应力强度的值较低;换热管均匀分布结构的壳体轴向应力水平较非均匀分布结构更低。此外,对于径厚比较大的壳体结构,轴向失稳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借助于有限元方法对一焦炭塔进行了瞬态热传导模拟,并将温度场顺次耦合于应力场,计算出了塔壁、焦床在降温完成后的应力场分布。将节点1800在无焦床作用时的各向应力与有焦床时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降温阶段焦床与塔壁发生套合,使得塔壁内的周向、轴向应力大幅提高。为验证有限元计算的有效性,对套合效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了焦床对塔壁的周向套合应力值,结果同样表明,焦炭的套合作用显著,并且理论值与有限元值基本吻合。从而确定,焦炭塔的套合效应是继热机载荷之后,又一个对筒体鼓凸变形、焊缝开裂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
无折边锥壳在外压作用下不仅要满足自身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还需对其大小端连接处进行加强设计和稳定性校核。基于ASMEⅧ-1第一强度理论对无折边锥壳的加强设计原理进行了简单的理论介绍,并重点基于有限元法从应力分析的观点得出:随半锥角的增大,外压稳定性先增大后减小;增加筒锥厚度可显著提高外压稳定性;大小端筒体内径比的变化对外压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另外,加强圈设置在最大周向压缩应力值处可显著提高外压稳定性。
EJMA标准自2008年第9版出版以来,EJMA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一直在持续地研究膨胀节相关的课题,在此期间完成了多项研究工作,如多种材料波纹管的疲劳寿命的试验研究、加强型波纹管的另一种计算途径等。EJMA标准经过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出版了部分修订和纠错后,在2015年出版了第10版。将对第10版修订的内容进行全面介绍。
以大型制氢转化炉入口集合管为研究对象,从其受力变形分析入手,对其三通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工作状态下入口总管与支管垂直方向位移的测量,发现二者垂直位移最大差值达到40 mm,且水平方向各支管位移差值达到25 mm,使得三通位置承受弯扭组合状态,是引起该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并导致开裂的重要原因。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分别通过增设入口集合管悬吊装置和三通保护器的方法,降低了开裂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最大等效应力可降低40%以上。有效改善了入口集合管位置处的受力状态,改造后可安全工作。
为及时了解冻土区管道运营期间结构受力性状的变化,利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得出了埋地管道在土体不均匀冻胀情况下的解答。应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了三维模型,并且对埋地管道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通过计算冻融循环后管道的冻胀力,得出了温度、管道埋深、过渡段长度对管道应力应变的影响,确定了管道受力最大的位置。
根据第三代非能动压水堆(CAP1400)水堆核电蒸汽发生器制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结合其他压水堆型核电蒸汽发生器的制造经验,介绍了CAP1400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并分别对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制造技术,如管板一次侧镍基堆焊、管板深孔钻、内套筒的装配、管束穿管、液压胀管和水室封头焊接等进行详细的阐述,为后续压水堆型核电蒸汽发生器的制造提供经验参考。
<正>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第七届《压力容器》杂志编辑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成立会议于2016年9月23日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2名编委会委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上届编委会主任委员、压力容器分会荣誉理事长张立权教授级高工主持。编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化工大学高金吉院士莅临会议并讲话。高院士在讲话中指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和压力容器分会在打造行业知名期刊、提高期刊行业
<正>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2016年学术活动安排和第八届设计委员会工作计划,第十届全国压力容器设计学术会议会期已经确定,现将会议具体事项通知如下。1会议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设计委员会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
<正>1征稿范围1.1材料(1)国内外压力容器和管道用材的技术进展与发展动向;(2)压力容器和管道用新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研究;(3)压力容器和管道用材料的性能试验研究;(4)压力容器和管道用材料的检测技术研究;(5)特种金属材料在压力容器和管道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