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压力容器分会 承办: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编辑出版:压力容器杂志社
名誉社长:陈学东 社长:崔军 主编:王冰 副主编:肖必宏 责任编辑:张晓丹 李风琴 刘昭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058/TH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4837 国内征订代号:26—10 国外发行代号:M1529 单价:8元/期 全年:96元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888号 邮 编:230031 编辑部:0551-65335515 主编室:0551-65335846 E-mail:ylrq1984@163.com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安徽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第五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学会工作成果奖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引文数据库(CSD)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SAC)
利用应变强化技术能够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减薄容器壁厚,减轻设备重量。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深冷容器的轻量化,对于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在深冷容器的强化工艺中,在内压达到强化荷载后,需对容器进行一段时间的保载,通常,应变强化操作中应变强化压力P_k保持为(1.5~1.6)P_c(计算压力),如果在起初的0.5~1 h内实施强化压力增加5%的超载保载,应变加剧,整体的保载时间将会缩短。根据不同应变保载模式下生产的深冷储罐,探讨不同应变速率的影响以及其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的关注重点。
研究了去应力退火温度对Q345R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Q345R焊接试件焊接后进行正火处理(915℃,保温1.25 h),然后再分别以615,645,665℃去应力退火,保温时间均为5 h。试验结果表明,Q345R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硬度随去应力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去应力退火温度为615℃和645℃时,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大于490 MPa,而当去应力退火温度升高到665℃时,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低于母材抗拉强度的最低值490 MPa。在上述3个温度进行去应力退火,焊缝和母材均为铁素体+珠光体。随着去应力退火温度的升高,渗碳体球化程度增加,导致了强度和硬度的降低。
ASMEⅧ-2(2007版及之后版本)针对棘轮失效给出了弹塑性分析方法和三个评定准则。其中之一的弹性核准则早已在一维模型下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实例展示了弹性核准则结合有限元分析在复杂几何结构和加载工况下的应用和评定。在理解弹性核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三个准则之间的关系。在讨论了这三种校核准则后,提议国内分析设计规范的修订,可在此基础上引入棘轮分析直接法,以满足核电等领域的工业需求。围绕弹塑性棘轮分析这一主题,旨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为国内分析设计规范的修订给出建议。
反应堆压力容器(简称压力容器)在进行安注过程中存在热冲击现象,该现象对压力容器的完整性构成了很大威胁。为了能保证压水堆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必须对压力容器的热冲击现象进行研究。针对CAP1400压力容器安注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冷却剂由安注水箱充入压力容器环腔的模型,利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冷却剂密度恒定与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特征区域的理查德森数(Ri)与安注管流量的关系和该区域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当安注流量低于0.045 m~3/s时密度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这时由安注管流入的低温流体能够迅速地与环腔内的高温流体相混合,使得自身温度升高,下降环腔内的低温区域明显小于密度恒定时的工况;在高于该流量的工况下,由于强制对流做主导,忽略密度变化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该研究为压力容器热冲击的数值模拟提供数据指导。
反向扳边挠性管板多用于立式蒸汽发生器。以一台大型蒸汽发生器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筛选的苛刻工况进行了应力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的计算结果,按照JB 4732—1995评定了设备的安全性能,为反向扳边挠性管板在大型装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案例。
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颈管尺寸参数的气瓶模型进行应力分析和评定,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对相应颈管尺寸的气瓶进行绝热性能分析。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气瓶绝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优的设计方案,为不同型号LNG气瓶颈管的结构尺寸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N.E.C轴向自紧式密封机理,将有机玻璃成功应用于80 MPa压力等级的高压窥视装置,实现了传感设备在常压状态下对容器内部承压设备工作状况的窥视问题。同时运用Ansysworkbench 14.5对有机玻璃视镜在承压工况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模拟计算,提出了通过检测有机玻璃最大变形量来预判其失效的方案,样机实际应用情况验证了该方案正确有效。该装置的研制思路和分析方法,对高压和超高压领域窥视装置设计和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计算火灾时盛装液化气体容器的安全泄放量是工程技术人员经常要碰到的问题,从国内外众多文献中可知,计算时的基本思路就是先求得容器吸热量,该吸热量再除以液化气体介质在泄放状态下的汽化潜热,即可得容器所需要的安全泄放量。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标准规范在涉及到这一问题时基本上是采用API Std 521—2007中相应公式,本文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解析,有助于工程人员正确使用其来进行计算。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夹持条件下的反拱形爆破片壳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了不同边界约束下反拱形爆破片失稳压力的变化,确定了夹持条件对反拱形爆破片失稳压力具有重大影响,其结果可为反拱形爆破片的安装使用提供指导。
利用宏观分析、理化性能分析、金相分析以及能谱分析,对L415M直缝埋弧焊管母材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管母材开裂原因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由于钢管母材遭受高温灼伤而形成内表面凹坑,使得壁厚减薄;第二是由于钢管母材在高温过程中与低熔点金属铜合金接触,从而造成液态金属致脆,最终导致了钢管在承压运行中的开裂泄漏。
通过具有保持时间的高温蠕变疲劳试验研究了不锈钢304H材料在相同条件下母材、焊接过程中超声波消应力以及不消应力的失效行为,并对失效后断口宏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裂位置均发生在距离焊缝一定距离的母材上,失效寿命基本一致,焊接时超声波消应力处理不能提高蠕变疲劳寿命,加载过程中循环应力应变不稳定、不封闭且向右推移,从而造成材料延性耗竭而断裂,失效断口为穿晶韧窝断裂。
针对内外径之比通常小于0.6的超高压水晶釜超声检测技术,常规的周向超声检测技术存在灵敏度低、缺陷定位困难等技术难点,同时国内外还没有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成熟的检测工艺。相对于常规超声技术,相控阵技术可以在不更换探头的情况下,实现整个检测区域多角度、多方向扫查和动态聚焦检测,并结合实时成像技术,直观地显示缺陷的位置、分布、尺寸等信息。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超高压水晶釜周向超声柔性相控阵检测技术,提出的柔性探头可以良好匹配超高压水晶釜圆柱表面,根据曲面形状设计聚焦法则,可以有效解决超高压水晶釜周向超声检测的技术难题。试验结果表明,柔性相控阵技术对超高压水晶釜的表面和内部缺陷均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调整电子束焊接参数的方法,对厚度2 mm的2A14铝合金薄板进行电子束焊接,对比分析焊缝深宽比及成型情况,优化焊接参数。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最佳焊接参数,使焊缝深宽比较大,且表面成型良好,无裂纹、塌陷、气孔等缺陷产生,达到最佳焊接效果。
<正>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2016年学术活动安排和第八届设计委员会工作计划,拟于2016年11月在浙江省召开第十届全国压力容器设计学术会议。学术会议交流论文已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热情欢迎从事压力容器设计、研究、制造、使用、检验、安装和质量监督等单位及个人积极投稿。现将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设计委员会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正>(邮发代号:26—111)《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会刊。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刊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首批《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等。《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主要报道国内外包装机械与食品机械的设计与制造、包装工艺、包装
<正>(邮发代号:54—22)《化工机械》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化工机械专业技术刊物,由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与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合办。本刊主要报道化工机器、化学工程及设备,化工材料及防腐蚀的科技成果、适用技术、革新经验和科技信息,可供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和教学工作者参考。《化工机械》创刊于1974年,40余年的风雨历程使本刊成为化工期刊中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刊物之一。继已多次荣获国家、部省
<正>(邮发代号:26—129)《流体机械》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中央级技术刊物,中国机械与仪表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大16开88页,每期定价8.00元,全年定价96元。邮局征订代号:26—129。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承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中国制冷学会第二专业委员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报道范围:压缩机、风机、泵、阀门与管道、分离机械、流体密封、喷射设备、制冷机械(包括空
<正>(邮发代号:82—411)《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杂志(原《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和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主办的技术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5月,是我国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级别较高、经文化部评选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本刊论文目前已经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确认收录。《中国特种设备安全》创刊30年来,坚持办刊宗旨,共计编辑出版期刊31卷267期(其中:正刊242期、增刊
<正>(邮发代号:4—593)《腐蚀与防护》杂志属应用技术类期刊,创办于1980年。迄今出刊第28卷。本刊是国内最早的腐蚀专业学会——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刊,也是国内创办最早的腐蚀专业杂志之一,为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成果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多种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作者和读者主要包括:大学及科研单位的研发人员、防腐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油田、石油化工、化工厂、电镀厂、发电厂、矿山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
<正>1征稿范围1.1材料(1)周内外压力容器和管道用材的技术进展与发展动向;(2)压力容器和管道用新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研究;(3)压力容器和管道用材料的性能试验研究;(4)压力容器和管道用材料的检测技术研究;(5)特种金属材料在压力容器和管道中的应用研究;(6)非金属材料在压力容器和管道中的应用研究;(7)复合材料在压力容器和管道中的应用研究;(8)腐蚀环境下压力容器和管道用材料完整性研究;